甘肃侨界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(二)

时间:2025-10-30 来源: 作者:

10月20日至23日,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。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。连日来,甘肃侨界认真学习全会精神。大家一致表示,全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与光明前景,要把全会精神学深学透、落地见效,奋力推动侨联事业不断呈现新面貌、焕发新气象、取得新成绩。


兰州交通大学侨联主席、教授逯迈表示,全会提出“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”“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,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”,这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一以贯之的战略部署。在工业文明与数字文明交接的关键时刻,全会为新质生产力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要通过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,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智力与人才的基础支撑作用。同时,还要聚焦“凝聚侨心、汇聚侨力”这一工作主线,推动为侨服务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,激发侨智侨力潜能,构筑起侨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。

兰州大学侨联主席、教授张胜祥表示,全会提出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,进一步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。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,注重内生动力的培育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,从而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我们将在引进高新技术、高端人才及国际先进理念上发挥关键作用,推动科技创新合作, 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往来。

西北民族大学侨联主席、教授黄炜表示,全会擘画“十五五”蓝图,提出凝聚侨心侨力,为侨界以文化纽带发挥作用指明方向。我们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通过海外侨胞这一重要桥梁,凭借其跨文化背景与广泛影响力,向世界展现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传递和平发展的理念。通过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中华文化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,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形象,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侨界智慧与力量。

兰州理工大学侨联主席、教授张伟杰表示,全会提出,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,统筹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,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,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,并从四个方面做作出部署。作为科技教育工作者,要积极贯彻全会精神,努力提高自身素质,瞄准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,多做原创性的研究和开发,多出原创性的科技成果;要把科研工作与产业技术需求挂钩,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;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发力,实现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,为国家培养更多战略人才;要提升数智技术应用能力,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简化工作程序,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创新能力。

甘肃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兰州城市学院特聘教授宋圭武表示,全会强调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具有重要意义。治国必先富民,经济是发展的基础。推进发展,必须要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,统筹好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和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。新时代,正确处理两个“中心”的关系,是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,让更多群众有获得感,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

兰州大学-甘肃省侨联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、兰州大学副教授柴裕红表示,法治是护航现代化征程的重要保障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基础性工作,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,确保涉外法治人才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在跨境法律博弈中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,努力打破壁垒,加强与侨界合作,既深耕对外关系法、反外国制裁法等本土法律根基,又通晓国际经贸规则与全球治理逻辑体系,为培养堪当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继续贡献力量。

甘肃华侨华人研究中心研究员、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马元平表示,全会指出,要“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”。广大侨胞兼具中华文化承载者与中国现代化见证者的双重身份,其亲身经历具有天然的说服力。我们要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,以侨胞为节点,构建一个持续更新的传播体系,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将中国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加以鲜活呈现,使中华文化与现代化成就成为推动文明互鉴的积极力量。